魏秦航
五行属性火水组合,水克火,水旺。这种组合的人虽然聪明机智,但凡事好争好斗,容易得罪人,常会发生无谓的纠纷。其人意志不坚定,易受迷惑,耐性也不佳,常会遭受意外的失败和打击。
名字五行
| 名字 | 魏 | 秦 | 航 |
| 拼音 | wèi | qín | háng |
| 五行 | 木 | 火 | 水 |
名字含义
魏:魏魏、魏然、高大、独立不动,意指气慨豪迈、顶天立地、巍然屹立。用作人名意指独立、高大、勇敢之义;
秦:秦始皇、嬴秦、专名、秦国,意指光明磊落、堂堂正正、高风亮节。用作人名意指尊贵、高贵、品性、名望之义;
航:航空、航天、航海、民航,意指鹏程万里、一帆风顺、海纳百川。用作人名意指敏捷、大气、有目标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 汉字 | 魏 | 秦 | 航 |
| 部首 | 鬼 | 禾 | 舟 |
| 结构 | 左右 | 上下 | 左右 |
| 笔画 | 17 | 10 | 10 |
| 康熙笔画 | 18 | 10 | 10 |
字形点评
【魏秦航】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魏姓的笔画17,结构为左右,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 汉字 | 魏 | 秦 | 航 |
| 拼音 | wèi | qín | háng |
| 音调 | 去声 | 阳平 | 阳平 |
| 声母 | w (唇音) | q (舌面音) | h (舌尖后音) |
| 韵母 | ei (开口呼音) | in (齐口呼音) | ang (开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1字为w唇音,第2字为q舌面音,第3字为h舌尖后音,区别大,字音比较清晰,语音辨识度高。韵母分析
名字第1字,第2字的韵母相似,发音相对费力,读起来缺少变化,听感不清晰。起名提示
魏姓的声母属于唇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杨慎《敦煌乐》
2.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分地,不耕而获之。 ——司马迁《越王勾践世家》
3.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4.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左丘明《秦晋崤之战》
5.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
6.陵夷至于暴秦,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 ——班固《汉书·刘歆传》
7.掾、主吏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帅沛子弟,恐不听。 ——班固《汉书·高帝纪上》
8.今秦发三将军,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于成皋,驱韩、魏而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 ——刘向《战国策·魏策三(节选)》
9.秦直其位,吕政残虐。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0.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 ——贾谊《过秦论》
相关成语
1.秦镜高悬 ——比喻官员判案公正严明。
2.秦晋之好 ——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