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博涛
五行属性水水组合,两水比和,水旺。这种组合的人有智谋,有才华,做事都能经过仔细考虑,观察力强。其人意志坚定,为自己理想不断奋斗,耐性佳,能忍受艰苦,若能团结和信任他人,则必定会取得大的成功。
名字五行
| 名字 | 郑 | 博 | 涛 |
| 拼音 | zhèng | bó | tāo |
| 五行 | 火 | 水 | 水 |
名字含义
郑:认真、郑国、郑姓、郑州,意指一丝不苟、谦虚谨慎、谨小慎微。用作人名意指慎重、细心、小心翼翼之义;
博:博识、博闻、博洽、丰富,指博学多才、拼搏进取、心胸宽广。用作人名意指博大、渊博、包容、奋进之义;
涛:波浪、波涛、浪涛、海涛,指气势恢宏、奋勇向前、力挽狂澜。用作人名意指气势浩瀚、勇于拼搏、刚毅坚定。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 汉字 | 郑 | 博 | 涛 |
| 部首 | 阝 | 十 | 氵 |
| 结构 | 左右 | 左右 | 左右 |
| 笔画 | 8 | 12 | 10 |
| 康熙笔画 | 19 | 12 | 18 |
字形点评
【郑博涛】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郑姓的笔画8,结构为左右,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 汉字 | 郑 | 博 | 涛 |
| 拼音 | zhèng | bó | tāo |
| 音调 | 去声 | 阳平 | 阴平 |
| 声母 | zh (舌根音) | b (唇音) | t (舌尖音) |
| 韵母 | eng (开口呼音) | o (开口呼音) | ao (开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1字为zh舌根音,第2字为b唇音,第3字为t舌尖音,区别大,字音比较清晰,语音辨识度高。韵母分析
名字的发声区别度高,听感比较清晰,美妙动听,易于传播起名提示
郑姓的声母属于舌根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 ——李白《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2.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3.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曹雪芹《乐中悲》
4.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王野《西河·天下事》
5.博山香烬未全灰。 ——纳兰性德《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绿苔》
6.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
7.论曰:昔汉严君平,博学无不通,卖卜成都。 ——戴良《丹溪翁传》
8.鱼则横海之鲸,突扤孤游;戛岩㟼,偃高涛,茹鳞甲,吞龙舟,噏波则洪涟踧蹜,吹涝则百川倒流。 ——木华《海赋》
9.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10.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 ——欧阳修等 撰《新唐书·韩愈传》
相关成语
1.仁言利博 ——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2.博古知今 ——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3.博识多通 ——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4.博学多识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5.博闻多识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6.博物君子 ——指博学多识的人。
7.博观约取 ——广泛地阅览,扼要地选取。
8.由博返约 ——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
9.博学洽闻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10.通今博古 ——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