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博
五行属性金水组合,金生水,水旺。这种组合的人有智谋,富有决断力和执行力,领导力强。其人意志坚定,做事有计划,有耐心,能团结众人,调配各种资源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成就一番大事业。
名字五行
| 名字 | 苏 | 轼 | 博 |
| 拼音 | sū | shì | bó |
| 五行 | 木 | 金 | 水 |
名字含义
苏:流苏、 苏绣、苏州、复苏,意指春暖花开、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用作人名意指紫气东来、欣欣向荣、气势磅礴之义;
轼:登轼、轼闾、熊轼、横木,意指国之栋梁、谨小慎微、坚不可摧。用作人名意指承受力强、勇敢、坚强之义;
博:博识、博闻、博洽、丰富,指博学多才、拼搏进取、心胸宽广。用作人名意指博大、渊博、包容、奋进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 汉字 | 苏 | 轼 | 博 |
| 部首 | 艹 | 车 | 十 |
| 结构 | 上下 | 左右 | 左右 |
| 笔画 | 7 | 10 | 12 |
| 康熙笔画 | 22 | 13 | 12 |
字形点评
【苏轼博】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苏姓的笔画7,结构为上下,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 汉字 | 苏 | 轼 | 博 |
| 拼音 | sū | shì | bó |
| 音调 | 阴平 | 去声 | 阳平 |
| 声母 | s (舌尖前音) | sh (舌根音) | b (唇音) |
| 韵母 | u (合口呼音) | i (齐口呼音) | o (开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1字为s舌尖前音,第2字为sh舌根音,第3字为b唇音,区别大,字音比较清晰,语音辨识度高。韵母分析
名字的发声区别度高,听感比较清晰,美妙动听,易于传播起名提示
苏姓的声母属于舌尖前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岑参《赵将军歌》
2.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鹘响彻于云霄;方为时须,熊轼疲于道路。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4.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司马光 撰《孙权劝学》
5.君殁,遂为之铭曰:粤有耆庞,才博以丰。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
6.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魏禧《卖酒者传》
7.百官盘互,亲疏相错,骨肉大臣有申伯之忠,洞洞属属,小心畏忌,无重合、安阳、博陆之乱。 ——班固《汉书·谷永传》
8.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苏辙《巢谷传》
9.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10.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韩愈《原道》
相关成语
1.博大精深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2.博学宏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高才博学 ——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4.博学多识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5.仁言利博 ——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6.通今博古 ——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7.博识多通 ——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8.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9.博观约取 ——广泛地阅览,扼要地选取。
10.博闻多识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