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琰
王君琰之名,“君”喻君子风范,象征品德高尚、温文尔雅;“琰”指美玉华光,寓意纯洁高贵、才华出众。整体寄托父母期望孩子如玉般温润德行,成为德才兼备、受人敬仰的栋梁之才。
五行属性木火组合,木生火,火旺。这种组合的人富有仁慈心,外表乐观,待人诚恳,交友甚广,做事有计划。其人意志坚定,注重实际与工作,耐性佳,能克苦耐劳,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
名字五行
名字 | 王 | 君 | 琰 |
拼音 | wáng | jūn | yăn |
五行 | 土 | 木 | 火 |
名字含义
王:地位、圣帝明王、学识,意指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功成名就。用作人名意指聪明、学识高、有独到之处之义;
君:君子、君王、统治、君临,指身贤体贵、温文尔雅、光明磊落。用作人名意指皇室风范、尊贵、正直。
琰:雪琰、琰琰、美好、琰圭,意指冰清玉洁、德高望重、面容姣好。用作人名意指完美、纯洁、纯洁无暇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汉字 | 王 | 君 | 琰 |
部首 | 王 | 口 | 王 |
结构 | 单一 | 上下 | 左右 |
笔画 | 4 | 7 | 12 |
康熙笔画 | 5 | 7 | 13 |
字形点评
【王君琰】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王姓的笔画4,结构为单一,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汉字 | 王 | 君 | 琰 |
拼音 | wáng | jūn | yăn |
音调 | 阳平 | 阴平 | 上声 |
声母 | w (唇音) | j (舌面音) | y (唇音) |
韵母 | ang (开口呼音) | un (撮口呼音) | an (开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1字为w唇音,第2字为j舌面音,第3字为y唇音,区别大,字音比较清晰,语音辨识度高。韵母分析
名字第1字,第3字的韵母相似,发音相对费力,读起来缺少变化,听感不清晰。起名提示
王姓的声母属于唇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时不见用,宜其夷然拂衣,师心自往,推否泰以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而几类于昔贤者乎! ——欧阳修《送方希则序》
2.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3.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著之,不为不孝。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4.今君两用公仲、公叔,此必将争事而外市,则国必忧矣。 ——韩非《韩非子·难一》
5.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东方朔《七谏》
6.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勾践,而又宥赦之。 ——佚名《诸稽郢行成于吴》
7.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 ——左丘明《阴饴甥对秦伯》
8.自缪公以来,至於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9.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佚名《鸤鸠》
10.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相关成语
1.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2.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3.君子之交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4.谦谦君子 ——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5.贤才君子 ——指有才有德的人。
6.如意郎君 ——指称心如意的丈夫。
7.贤人君子 ——指有才有德的人。
8.博物君子 ——指博学多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