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通
五行属性金火组合,火克金,火旺。这种组合的人主观意识较重,大都不甘屈于人下,处事急躁,容易招惹是否。其人意志不够坚定,常有与身份不相应之企图,但耐性尚佳,思想高远,可得一时的成功。
名字五行
名字 | 李 | 前 | 通 |
拼音 | lĭ | qián | tōng |
五行 | 火 | 金 | 火 |
名字含义
李:桃李、李子、李花、李树,意指硕果累累、受益匪浅、春华秋实。用作人名意指成果、成就、功绩之义;
前:前程、前途、前锋、从前,意乘风破浪、力争上游。用作人名意指积极进取、勇往直前之义;
通:博识、通达、显贵、全部,意指财运亨通之义、好运好命、顺风顺水。用作人名意指显贵、尊贵、顺利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汉字 | 李 | 前 | 通 |
部首 | 木 | 刂 | 辶 |
结构 | 上下 | 上下 | 左下包围 |
笔画 | 7 | 9 | 10 |
康熙笔画 | 7 | 9 | 14 |
字形点评
【李前通】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李姓的笔画7,结构为上下,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汉字 | 李 | 前 | 通 |
拼音 | lĭ | qián | tōng |
音调 | 上声 | 阳平 | 阴平 |
声母 | l (舌尖音) | q (舌面音) | t (舌尖音) |
韵母 | i (齐口呼音) | ian (齐口呼音) | ong (开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2字,第3字的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比较费力,比较别扭,读起来会有绕口的感觉,听感不好。韵母分析
名字第1字,第2字的韵母相似,发音相对费力,读起来缺少变化,听感不清晰。起名提示
李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目前贫富非为准,久后穷通未可知。
2.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陈与义《观雨》
3.履祥尝谓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 ——宋濂等 撰《元史·金履祥传》
4.而富公又为天子之宰相,远方寒士,未可遽以言通于其前;余公、蔡公,远者又在万里外,独执事在朝廷间,而其位差不甚贵,可以叫呼扳援而闻之以言。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5.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方苞《狱中杂记》
6.乃用邵氏《皇极经世历》、胡氏《皇王大纪》之例,损益折衷,一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之前,勒为一书,二十卷,名曰《通鉴前编》。 ——宋濂等 撰《元史·金履祥传》
7.四者,前王所以致福,通贤以为深诫。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8.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9.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 ——班固《汉书·匈奴传》
10.老髯奚官奇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苏轼《韩干马十四匹》
相关成语
1.不记前仇 ——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贤。
2.捐弃前嫌 ——抛弃旧有的嫌隙。
3.通商惠工 ——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4.官运亨通 ——官运很顺利;升得很快。
5.互通有无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6.月下花前 ——本指游玩休息之处。后指男女幽会的地方。
7.神通广大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8.前程万里 ——形容前程远大。比喻前途。
9.通力合作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
10.政通人和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