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邯彬
五行属性水木组合,水生木,木旺。这种组合的人心底善良,富有智慧,做事稳健,人缘好。其人意志坚定,为理想能奋斗到底,耐性佳,能忍受艰苦,依靠自身的努力,取得人生和事业上的成功。
名字五行
| 名字 | 高 | 邯 | 彬 |
| 拼音 | gāo | hán | bīn |
| 五行 | 木 | 水 | 木 |
名字含义
高:盛大、热烈、响亮、显贵,意指声名远播、位高权重、高风亮节。用作人名意指有名、德高望众、高贵之义;
邯:用作人名意指清纯,文静,魅力之义;
彬:文雅、彬彬、彬雅,指文采斐然、高情远致、风度翩翩。用作人名意指才高八斗、品质、修养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 汉字 | 高 | 邯 | 彬 |
| 部首 | 高 | 阝 | 彡 |
| 结构 | 上下 | 左右 | 左中右 |
| 笔画 | 10 | 7 | 11 |
| 康熙笔画 | 10 | 12 | 11 |
字形点评
【高邯彬】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高姓的笔画10,结构为上下,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 汉字 | 高 | 邯 | 彬 |
| 拼音 | gāo | hán | bīn |
| 音调 | 阴平 | 阳平 | 阴平 |
| 声母 | g (舌尖后音) | h (舌尖后音) | b (唇音) |
| 韵母 | ao (开口呼音) | an (开口呼音) | in (齐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1字,第2字的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比较费力,比较别扭,读起来会有绕口的感觉,听感不好。韵母分析
名字第1字,第2字的韵母相似,发音相对费力,读起来缺少变化,听感不清晰。起名提示
高姓的声母属于舌尖后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2.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班固《汉书·高帝纪上》
3.羽大破秦军巨鹿下,虏王离,走章邯。 ——班固《汉书·高帝纪上》
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苏洵《六国论》
5.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6.夏,章邯等战数卻,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7.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曹丕《与吴质书》
8.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刘向《三人成虎》
9.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司马迁《魏公子列传》
10.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岑参《邯郸客舍歌》
相关成语
1.文质彬彬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
2.彬彬有礼 ——形容文雅而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