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怿博
五行属性土水组合,土克水,土旺。这种组合的人忠厚老实,有智谋,但却有些固执,社交能力差。其人意志不够坚定,做事不得要领,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却坚持行事,以致招来破财之灾,但耐性尚佳,能忍受一生的劳苦。
名字五行
| 名字 | 宋 | 怿 | 博 |
| 拼音 | sòng | yì | bó |
| 五行 | 金 | 土 | 水 |
名字含义
宋:宋代、南宋、宋词、宋朝,意指温文儒雅、举止娴雅、人品高尚。用作人名意指优雅、高尚之义;
怿:喜悦、欢喜、畅怿、忻怿,意指皆大欢喜、笑逐颜开、怡然自乐。用作人名意指和和美美、美意延年之义;
博:博识、博闻、博洽、丰富,指博学多才、拼搏进取、心胸宽广。用作人名意指博大、渊博、包容、奋进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 汉字 | 宋 | 怿 | 博 |
| 部首 | 宀 | 忄 | 十 |
| 结构 | 上下 | 左右 | 左右 |
| 笔画 | 7 | 8 | 12 |
| 康熙笔画 | 7 | 17 | 12 |
字形点评
【宋怿博】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宋姓的笔画7,结构为上下,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 汉字 | 宋 | 怿 | 博 |
| 拼音 | sòng | yì | bó |
| 音调 | 去声 | 去声 | 阳平 |
| 声母 | s (舌尖前音) | y (唇音) | b (唇音) |
| 韵母 | ong (开口呼音) | i (齐口呼音) | o (开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1字为s舌尖前音,第2字为y唇音,第3字为b唇音,区别大,字音比较清晰,语音辨识度高。韵母分析
名字第1字,第3字的韵母相似,发音相对费力,读起来缺少变化,听感不清晰。起名提示
宋姓的声母属于舌尖前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2.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欧阳修《桑怿传》
3.其封域之内,则有原隰坟衍,通望弥博。 ——左思《三都赋》
4.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汪琬《传是楼记》
5.须要博古通今,达权知变。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屈原《离骚》
8.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苏辙《巢谷传》
9.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佚名《板》
10.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韩愈《与于襄阳书》
相关成语
1.博识洽闻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2.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3.博学洽闻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4.博古知今 ——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5.博学多识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6.仁言利博 ——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7.博物君子 ——指博学多识的人。
8.通今博古 ——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9.博观约取 ——广泛地阅览,扼要地选取。
10.博学宏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