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振博
五行属性火水组合,水克火,水旺。这种组合的人虽然聪明机智,但凡事好争好斗,容易得罪人,常会发生无谓的纠纷。其人意志不坚定,易受迷惑,耐性也不佳,常会遭受意外的失败和打击。
名字五行
| 名字 | 栗 | 振 | 博 | 
| 拼音 | lì | zhèn | bó | 
| 五行 | 木 | 火 | 水 | 
名字含义
栗:栗子、坚实、栗色、悚栗,意指才华横溢、饱读诗书、坚如磐石。用作人名意指充实、有内涵、坚强之义;
振:奋起、兴起、振奋、振作,指发奋图强、精神抖擞、振兴中华。用作人名意指发奋图强、意气奋发、振国安邦;
博:博识、博闻、博洽、丰富,指博学多才、拼搏进取、心胸宽广。用作人名意指博大、渊博、包容、奋进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 汉字 | 栗 | 振 | 博 | 
| 部首 | 木 | 扌 | 十 | 
| 结构 | 上下 | 左右 | 左右 | 
| 笔画 | 10 | 10 | 12 | 
| 康熙笔画 | 14 | 11 | 12 | 
字形点评
【栗振博】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栗姓的笔画10,结构为上下,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 汉字 | 栗 | 振 | 博 | 
| 拼音 | lì | zhèn | bó | 
| 音调 | 去声 | 去声 | 阳平 | 
| 声母 | l (舌尖音) | zh (舌根音) | b (唇音) | 
| 韵母 | i (齐口呼音) | en (开口呼音) | o (开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1字为l舌尖音,第2字为zh舌根音,第3字为b唇音,区别大,字音比较清晰,语音辨识度高。韵母分析
名字的发声区别度高,听感比较清晰,美妙动听,易于传播起名提示
栗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蒲松龄《促织》
2.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张岱《家传·张汝霖传》
3.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 ——脱脱等 撰《宋史·杨万里传》
4.皇上缵乾坤之令业,振文武之英风。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5.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支遁《咏利城山居》
6.赌博艺随身。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7.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班固《封燕然山铭》
8.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枚乘《七发》
9.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 ——海瑞《治安疏》
10.危根一以振,齐斧来相寻。 ——柳宗元《感遇二首》
相关成语
1.博识洽闻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2.博洽多闻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3.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4.博观约取 ——广泛地阅览,扼要地选取。
5.由博返约 ——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
6.博闻多识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7.仁言利博 ——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8.发蒙振聩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9.振聋发聩 ——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10.博大精深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