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起
五行属性木木组合,两木比和,木旺。这种组合的人有博爱、恻隐之心,性情温和平静,做事稳健可靠,有计划的头脑,敢作敢当。其人意志坚定,不断在追求理想,也有耐性,能克苦耐劳,获得丰厚的回报。
名字五行
名字 | 李 | 京 | 起 |
拼音 | lĭ | jīng | qĭ |
五行 | 火 | 木 | 木 |
名字含义
李:桃李、李子、李花、李树,意指硕果累累、受益匪浅、春华秋实。用作人名意指成果、成就、功绩之义;
京:盛、大、京华、国都,意指气势恢宏、位高权重、委以重任。用作人名意指高大、重要、突出之义;
起:起飞、起帆、起舞、白手起家,意指后起之秀、建功立业、声誉鹊起、起凤腾蛟。用作人名意指后起之秀、平地起家、声誉鹊起、起凤腾蛟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汉字 | 李 | 京 | 起 |
部首 | 木 | 亠 | 走 |
结构 | 上下 | 上中下 | 左右 |
笔画 | 7 | 8 | 10 |
康熙笔画 | 7 | 8 | 10 |
字形点评
【李京起】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李姓的笔画7,结构为上下,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汉字 | 李 | 京 | 起 |
拼音 | lĭ | jīng | qĭ |
音调 | 上声 | 阴平 | 上声 |
声母 | l (舌尖音) | j (舌面音) | q (舌面音) |
韵母 | i (齐口呼音) | ing (齐口呼音) | i (齐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2字,第3字的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比较费力,比较别扭,读起来会有绕口的感觉,听感不好。韵母分析
名字第2字,第3字的读音相似,比较绕口难读,不好听也不嘹亮。起名提示
李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夫贱人当起而京师道微,二者已丑。 ——班固《汉书·谷永传》
2.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应制,转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诰,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卞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 ——沈既济《枕中记》
3.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 ——班固《两都赋序》
4.明道、景祐之交,天下旱蝗,盗贼稍稍起,其间有恶贼二十三人,不能捕,枢密院以传召怿至京,授二十三人名,使往捕。 ——欧阳修《桑怿传》
5.看那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 ——施耐庵《智取生辰纲》
6.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吴兢《唐太宗吞蝗》
7.元年正月,白气较然起乎东方,至其四月,黄浊四塞,覆冒京师,申以大水,著以震蚀。 ——班固《汉书·谷永传》
8.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吴兢《唐太宗吞蝗》
9.翁笑起、离席而语,敢诧京兆,以役为功,落成奇事。 ——吴文英《莺啼序·丰乐楼节斋新建》
10.妻乃归酃县,散家资,起兵以应高祖,得兵七万人,颇多为女子,与太宗俱围京城,号曰娘子军。 ——孔平仲 撰《娘子军》
相关成语
1.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2.兔起凫举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3.投袂而起 ——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4.风起云涌 ——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变化;雄伟壮观。
5.奋起直追 ——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6.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
7.异军突起 ——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8.揭竿而起 ——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9.肃然起敬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10.腾蛟起凤 ——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