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焌博
五行属性火水组合,水克火,水旺。这种组合的人虽然聪明机智,但凡事好争好斗,容易得罪人,常会发生无谓的纠纷。其人意志不坚定,易受迷惑,耐性也不佳,常会遭受意外的失败和打击。
名字五行
| 名字 | 唐 | 焌 | 博 |
| 拼音 | táng | jùn | bó |
| 五行 | 火 | 火 | 水 |
名字含义
唐:唐朝、殷实、光辉、兴旺,意指五谷丰登、繁荣昌盛、蓬勃发展。用作人名意指繁荣、富贵、兴旺发达之义;
焌:用作人名意指热情、开朗之义;
博:博识、博闻、博洽、丰富,指博学多才、拼搏进取、心胸宽广。用作人名意指博大、渊博、包容、奋进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 汉字 | 唐 | 焌 | 博 |
| 部首 | 口 | 火 | 十 |
| 结构 | 左上包围 | 左右 | 左右 |
| 笔画 | 10 | 11 | 12 |
| 康熙笔画 | 10 | 11 | 12 |
字形点评
【唐焌博】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唐姓的笔画10,结构为左上包围,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 汉字 | 唐 | 焌 | 博 |
| 拼音 | táng | jùn | bó |
| 音调 | 阳平 | 阴平 | 阳平 |
| 声母 | t (舌尖音) | q (舌面音) | b (唇音) |
| 韵母 | ang (开口呼音) | u (合口呼音) | o (开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1字为t舌尖音,第2字为q舌面音,第3字为b唇音,区别大,字音比较清晰,语音辨识度高。韵母分析
名字的发声区别度高,听感比较清晰,美妙动听,易于传播起名提示
唐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 奚事,则博塞以游。 ——庄周《臧谷亡羊》
2.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 ——范晔《梁鸿尚节》
3.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 ——蒲松龄《种梨》
4.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毛泽东《四言诗·祭母文》
5.戎车孔博。 ——佚名《泮水》
6.《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 ——班固《汉书·刘歆传》
7.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颜之推《勉学(节选)》
8.怀乎萧、曹、魏、邴之相,辛、李、卫、霍之将;衔使则苏属国,震远则张博望;教敷而彝伦叙,兵举而皇威畅;临危而智勇奋,投命而高节亮。 ——潘岳《西征赋》
9.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 ——白居易《与元九书》
10.迢嶢倜傥,丰丽博敞,洞轇輵乎,其无垠也。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相关成语
1.博识多通 ——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2.由博返约 ——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
3.博学洽闻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4.博大精深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5.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6.博学多识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7.仁言利博 ——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8.博学宏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9.博观约取 ——广泛地阅览,扼要地选取。
10.博识洽闻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