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鼎
五行属性水火组合,水克火,水旺。这种组合的人虽有智慧,但精神生活常会感到不安,做事容易一意孤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其人意志不坚定,是非分不清,容易惹麻烦,但耐性好,可忍受艰苦。
名字五行
| 名字 | 魏 | 文 | 鼎 |
| 拼音 | wèi | wén | dĭng |
| 五行 | 木 | 水 | 火 |
名字含义
魏:魏魏、魏然、高大、独立不动,意指气慨豪迈、顶天立地、巍然屹立。用作人名意指独立、高大、勇敢之义;
文:文采、智慧、文学、文化,指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博学多才。用作人名意指文采、聪明、文静内敛。
鼎:正当、正在、鼎力协助、重器,意指顶天立地、委以重任、成熟稳重。用作人名意指顶天立地、为人正直、坚毅、大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 汉字 | 魏 | 文 | 鼎 |
| 部首 | 鬼 | 文 | 鼎 |
| 结构 | 左右 | 单一 | 上下 |
| 笔画 | 17 | 4 | 12 |
| 康熙笔画 | 18 | 4 | 13 |
字形点评
【魏文鼎】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笔画起伏稍大,总体美观大方。
起名提示
魏姓的笔画17,结构为左右,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 汉字 | 魏 | 文 | 鼎 |
| 拼音 | wèi | wén | dĭng |
| 音调 | 去声 | 阳平 | 上声 |
| 声母 | w (唇音) | w (唇音) | d (舌尖音) |
| 韵母 | ei (开口呼音) | en (开口呼音) | ing (齐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1字,第2字的读音相似,比较绕口难读,不好听也不嘹亮。韵母分析
名字第1字,第2字的韵母相似,发音相对费力,读起来缺少变化,听感不清晰。起名提示
魏姓的声母属于唇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 ——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2.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江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 ——张耒《张耒集·上曾子固龙图书》
3.而武陵杨彝珍性农、善化孙鼎臣芝房、湘阴郭嵩煮伯深、淑浦舒素伯鲁,亦以姚氏文家正轨,违此则又何求? ——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
4.于是,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合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 ——佚名《海国记(节选)》
5.大钟鼎,美重器,华虫疏镂,以相缪紾;寝兕伏虎,蟠龙连组;焜昱锗眩,照耀辉煌;偃蹇寥纠、曲成文章;雕琢之饰,锻锡文铙;乍晦乍明,抑微灭瑕;霜文沈居,若簟籧篨;缠锦经宂,似数而疏,此遁于金也。 ——刘安《淮南子·本经训》
6.而细睇之,或形如钟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 ——袁中道《游石首绣林山记》
7.鼎大异於众鼎,文镂无款识,怪之,言吏。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8.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9.酒次,李山樵鼓琴,吴康甫作擘窠书,吴乙杉、杨渚白、钱文涛分画四壁,余或拈韵赋诗,清谈瀹茗。 ——蒋坦《秋灯琐忆》
10.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郭震《古剑篇》
相关成语
1.文思敏捷
2.文从字顺 ——文句通顺、用词妥贴。
3.鼎鼎有名 ——非常有名。
4.纬武经文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5.圣神文武 ——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6.片言九鼎 ——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
7.革故鼎新 ——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
8.一言九鼎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9.秉文兼武 ——犹言能文能武。
10.允文允武 ——形容能文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