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宋博
五行属性金水组合,金生水,水旺。这种组合的人有智谋,富有决断力和执行力,领导力强。其人意志坚定,做事有计划,有耐心,能团结众人,调配各种资源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成就一番大事业。
名字五行
| 名字 | 高 | 宋 | 博 |
| 拼音 | gāo | sòng | bó |
| 五行 | 木 | 金 | 水 |
名字含义
高:盛大、热烈、响亮、显贵,意指声名远播、位高权重、高风亮节。用作人名意指有名、德高望众、高贵之义;
宋:宋代、南宋、宋词、宋朝,意指温文儒雅、举止娴雅、人品高尚。用作人名意指优雅、高尚之义;
博:博识、博闻、博洽、丰富,指博学多才、拼搏进取、心胸宽广。用作人名意指博大、渊博、包容、奋进之义;
字型结构
字型结构
| 汉字 | 高 | 宋 | 博 |
| 部首 | 高 | 宀 | 十 |
| 结构 | 上下 | 上下 | 左右 |
| 笔画 | 10 | 7 | 12 |
| 康熙笔画 | 10 | 7 | 12 |
字形点评
【高宋博】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利于书写,整体匀称,体态平衡,收放有致。
起名提示
高姓的笔画10,结构为上下,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繁简有致,轻重相宜。
音调音律
音调分析
| 汉字 | 高 | 宋 | 博 |
| 拼音 | gāo | sòng | bó |
| 音调 | 阴平 | 去声 | 阳平 |
| 声母 | g (舌尖后音) | s (舌尖前音) | b (唇音) |
| 韵母 | ao (开口呼音) | ong (开口呼音) | o (开口呼音) |
声母分析
名字第1字为g舌尖后音,第2字为s舌尖前音,第3字为b唇音,区别大,字音比较清晰,语音辨识度高。韵母分析
名字第2字,第3字的韵母相似,发音相对费力,读起来缺少变化,听感不清晰。起名提示
高姓的声母属于舌尖后音,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因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诗词来源
古诗名句
1.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李白《杨叛儿》
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贾谊《过秦论》
3.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柳宗元《宋清传》
4.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 ——左丘明《晋楚城濮之战》
5.余既博观乎天下,曷有庶几乎夫子之所为? ——韩愈《祭田横墓文》
6.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7.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张仲景《伤寒论·序》
8.至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 ——宋玉《大言赋》
9.往者博士《书》有欧阳,《春秋》公羊,《易》则施、孟,然孝宣皇帝犹复广立《穀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义虽相反,犹并置之。 ——班固《汉书·刘歆传》
10.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汪琬《传是楼记》
相关成语
1.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2.博学多识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3.博洽多闻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4.博识多通 ——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5.博学洽闻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6.高才博学 ——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7.由博返约 ——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
8.博识洽闻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9.仁言利博 ——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10.博大精深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